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證券時報推出大型系列報道“中國智造面對面”,全景展示我國科技制造硬實力,展現“中國智造”新風采。
“一流的北斗,賦能千行百業!”本期記者對話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為您介紹什么是“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左)
北斗走進千家萬戶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北斗系統作為國家的重大基礎設施,可以為國家的國民經濟提供時空基準。國家很早就開始論證和謀劃建設北斗系統。這也是服務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支撐國家的建設發展。北斗系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兩大信息:時間和空間,我們統稱為時空基準,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這兩大信息。
所以國家為了建設咱們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從北斗一號開始到北斗二號,最后到北斗三號的組網成功,是著眼于國家戰略和經濟運行發展來建設的,意義很重大。
證券時報社記者:
那您能否更具體地談一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于咱們經濟社會領域發展的重要影響,以及他們給大家的生活都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北斗系統,對我們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比如說,我們的日常出去的導航。目前主流的導航軟件都會標注“北斗為您精確導航”,開車可以精確到車道級導航,相當于米級甚至亞米級的精準程度。
比如說農業領域,在東北、新疆、華北這種擁有大片的農田地的區域,很多農場已經使用了裝著北斗定位的農機,可以非常精確的控制農機,實現自動地播種、施肥、噴灑農藥等功能,可以很大幅度的提高經濟收入。漁民也有一個口號,說“北斗是漁民的守護神”。
總的來說,各行各業都在深入地應用北斗,實現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撐,讓各行各業都能夠更精確更精準地享受導航這種服務。
證券時報社記者:
在北斗研發和建設的過程中,您和您的團隊是否有遇到過一些難點?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北斗系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新型航天系統,我們稱為“巨型航天系統”。北斗系統的建設,一直伴隨著技術創新、系統創新、管理創新,各個方面的創新,也遇到很多技術挑戰。
國防科大非常有幸,作為北斗系統的建設的國家隊、主力軍之一,在北斗系統建設過程當中也解決了很多關鍵問題。當然,整個北斗系統是集全國30萬大軍解決的。大型航天系統并不是幾個單位解決的,只是說國防科技大學在里面做了重大貢獻。
比如說北斗一號的全數字快捕和信號接收系統,就是由國防科技大學解決的。北斗二號的抗干擾以及核心技術、核心芯片等方面的核心問題,也是由國防科大學攻克的。到了北斗三號,我們全面承擔了北斗系統從核心體制芯片到系統裝備大系統建設,包括衛星上的載荷任務很多重大難題。
何謂“一流的北斗”
證券時報社記者:
請您詮釋一下,所謂“一流的北斗”中的“一流”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我認為,現在的中國北斗,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楊長風總設計師也在很多場合說過,我們已經跨入了世界衛星導航的一流的行列。
所謂“一流”,我個人的理解包括很多方面。第一個是提供一流的水平,就是技術指標技術水平是一流的,包括定位精度、設施精度達到世界一流。第二個是服務水平達到世界一流,那么就不僅是指標的問題,服務的可靠性、整體覆蓋以及完好性水平,這些都是世界一流的。
至少在這兩個方面,我認為北斗是世界一流的。此外,還有建設水平的一流性,不論是衛星系統還是地面系統,以及應用端的芯片、板卡產品都得是一流的,不能有短板。
證券時報社記者:
那我國的北斗衛星,跟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羅納斯以及歐洲的伽利略相比,它具有怎樣的優勢?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從功能上,這四大衛星導航系統都是為我們提供時間和空間基準,大的功能沒有太大區別。
中國的北斗,雖然說起步比較晚,但是特色比較鮮明。中國的北斗集所有的功能于一體,包括導航定位、短報文、地基增強、星際增強等等,是有中國特色的軌道系統。
相比GPS來說,北斗系統的短報文功能是特色和優勢,同時目前也增加了星際增強、地基增強、星間聯絡等新技術。使得北斗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步伐很快,目前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的地位。
從“北斗+”到“+北斗”
證券時報社記者:
目前北斗的創新應用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從原來的“北斗+”,也就是北斗帶動其他的發展,逐步發展成為“+北斗”。也就是說,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高精度的時空基準信息。
比如說大數據產業,沒有時間和空間信息,很多大數據是沒有意義的。各行各業正在逐漸離不開精準時空信息的服務和支撐,北斗就是要以俗稱“+”的方式,融入到各行各業當中去。不論是交通、電信還是各個其他方面,我經常說農林牧漁都離不開北斗,以這種方式融入到各行各業中去。
證券時報社記者:
您能否談談,您對北斗導航產業發展前景的看法?北斗導航產業還面臨哪些挑戰和風險?您對加強北斗導航產業協同發展有什么樣的建議?
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副總師孫廣富教授:
我認為,現在北斗面臨的主要課題就是在應用端,要逐漸地向深度應用發展,而不是面上的應用。所謂“深度應用”,就是要融入到各行各業當中去。
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面對很多挑戰,比如說應用的廣泛性,能否滲透到所有行業當中;能不能支撐得更好,為各行業各自的發展需要提供的更高精度的服務、更好的時空支撐。這都是面臨很大挑戰的。同時,單獨討論的北斗產業的市場體量,是有天花板的,如果在下一階段,北斗系統不能融入到各個行業領域當中去,那么它的應用廣泛性也會受到制約。
應該說,北斗系統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重點在于我們如何把它拓展,充分融入到我們需要它的每一個領域去。我們亟需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實現應用端的大發展。北斗系統的前期建設,已經提供了應用的可能性,需要我們盡快地把北斗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更廣、更深的推進。
責編:彭勃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