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煤老大”開出“科技花”)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大同是山西大力拓展數字經濟,積極融入京津冀的“橋頭堡”,但山西的數字經濟發展成果,不限于大同。
近年來,山西地區流量谷、數據園競相落地。在結合地方產業實際,推動“數據—算法—算力”相融合的思路下,正助力當地傳統能源產業降本增效、提質提速,助力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協同發展。
近日發布的《2025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持續放大數據流量谷效應”。這已是山西數據流量谷第三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2020年,全國首家以數據要素驅動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落地。2023年12月,這里由“園”升“谷”——山西數據流量谷,已逐步發展成為“全國數據要素第一谷”。
光力科技旗下山西光力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即是山西數據流量谷的重點入駐企業之一,近年來光力科技在當地打造的全自動智能鉆探機器人應用于煤礦鉆孔掘進應用場景,已成為煤礦智能鉆探中的優秀場景實例。
“山西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西銘礦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屬于高瓦斯礦井,傳統鉆孔作業人工依賴度高,勞動強度大且作業效率低,需要多名人員逐一手動操作設備、裝卸鉆桿,危險系數高?!闭劶肮井a品研發生產的背景與在山西實際運用的案例時,光力智航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公司全自動智能鉆探機器人創新研制的鉆桿儲存輸送系統,采用機械手代替人工輔助裝卸鉆桿,可提升自動鉆進作業效率,實現人員遠離鉆機、孔口等危險作業區。應用前,鉆孔工序需2至3人配合完成工作,作業人員身處危險作業環境,安全風險較高。應用后,鉆孔工序可由1人獨立完成,有效減少人員投入,降低人員勞動強度,人機綜合效率提升50%以上,綜合人員成本降低30%—40%。更重要的是,機器人采用遙控操作,全自動裝卸鉆桿,可有效減少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
目前全自動智能鉆探機器人已在西山煤電成功應用,并入選2024年全國礦山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的公布名單。
山西數據流量谷董事長賀晗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山西數據流量谷按照‘一谷多園N平臺’的總體架構,在山西省投資布局了1個總部基地、8個特色分園區和10個數字化平臺,覆蓋地區包括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忻州、陽泉、陽曲、長治等多個地區?!绷髁抗葒@數字轉型、低碳轉型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引入圓通速遞、豪爾賽集團、光力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扎根山西、賦能山西,為省內數字化發展打造多個示范案例。
作為豫籍上市企業,光力科技對在晉落子也有自己的考量。
該公司上述負責人就分析,山西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在此設立分公司,可以使企業更貼近礦區,深入一線了解客戶需求,提升日常維護效率。同時,隨著近年來山西數字經濟發展提速,產業鏈上下游可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既能保障原材料供應,降低成本,又能同科研機構、技術供應商、煤礦企業及相關應用單位緊密合作,共同探索產品的新應用場景和業務模式,推動煤礦智能化升級改造。
近日發布的《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求,今年該省要繼續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再增15%以上。
具體操作方面,《報告》提出將加大智算資源供給,建設算力監測調度平臺,打造全國算力高地。同時,推動大數據、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長10%以上。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搭建跨行業綜合性數字化賦能平臺,新創建智能工廠30戶,兩化融合指數達到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