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業集群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
深圳醫療器械企業能夠長成千億產業集群,既源自于國家對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要求,又得益于深圳制造業根基深厚的產業沃土,更離不開企業家們銳意進取的奮斗精神、政府不遺余力地資源統籌,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這是記者在調研深圳醫療器械產業的過程中最大的感受。
相比德國、美國早在19世紀就開始深入研究醫療技術領域,我國的高端醫療器械起步晚,技術沉淀不強,關鍵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獨立自主”和“國產替代”始終是驅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邁瑞醫療、華大基因、理邦儀器等大型醫療器械公司,均是抓住這一時代機遇得以成長為行業領軍力量。這可以稱之為“天時”。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量醫療器械企業選擇來到深圳、扎根深圳,與這里的產業基礎分不開。得益于上下游完善的配套,睿瀚醫療將腦機接口產品成功落地,愛康生物在細分領域走出一條“先做精、再做強”的道路。醫療器械與電子行業深度融合,與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業的聯動也十分緊密,而這些都是深圳的優勢產業。在產業“卡脖子”的地方,國家創新平臺與企業一起聯合攻關;在競爭性領域,知識產權被高度重視,企業做研發勁頭十足。一款填補市場缺口的新產品,讓整個產業鏈受益,這樣的情形一再出現。這是深圳的“地利”。
深圳的“人和”,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一批創始人志存高遠,對標國際。比如,邁瑞醫療作為“鏈主”企業,發揮頭雁精神,將產品標準定得再高一點,對質量要求再嚴一點,帶動著整個產業鏈向上,讓中國醫療器械逐步擺脫低端印象走向高端。
又如,一批職業經理人兢兢業業,長期堅守。作為細分領域“隱形冠軍”,愛康生物副總經理李運奇的話令記者印象深刻:“如果只求利潤,我們關掉幾條產線就行了。”他說,相比利潤,愛康生物更看重所處細分領域在產業鏈上的價值。“這個事情如果我們不做,可能就沒有企業在做了。”愛康生物對于自身的生態位有深刻和前瞻性的洞察。正是在這種抱負下,愛康生物從20多年前的華強北一間小辦公室,做到產品在國內多個細分領域占有率第一,在坪山建起總部基地。
再如,政府精準施策,登門服務。深圳在用地資源高度緊張的條件下,政府仍然極力協調資源,大力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比如,坪山通過“工業上樓”擴展產業空間近600萬平方米,給予租金補貼最高20元/平方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憑借著“天時地利人和”,深圳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形成了兼具韌性與活力的發展生態。在面向全球的競爭中,這些特征仍然極具競爭力。未來,深圳將繼續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走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探索路徑、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