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間,瀾起科技(688008)披露,公司已于當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并于同日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刊登了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資料。
據申請資料,公司計劃將本次募集資金在未來五年內用于投資互連類芯片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提升公司的全球領先地位,把握云計算和AI基礎設施領域的機遇。同時,該募集資金也將用于提高公司的商業化能力以及戰略投資或收購等。
在上述申請公告發布兩天后,7月13日晚間,公司還給出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區間: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億元-12億元,同比增長85.50%-102.36%。
瀾起科技是一家國際領先的數據處理及互連芯片設計公司,致力于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決方案,目前公司擁有兩大產品線,互連類芯片產品線和津逮?服務器平臺產品線。
其中,公司的互連類芯片產品主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含MRCD/MDB芯片、CKD芯片)、內存模組配套芯片、PCIe Retimer芯片、MXC芯片、時鐘芯片等。津逮?服務器平臺產品主要包括津逮?CPU、數據保護和可信計算加速芯片和混合安全內存模組等。
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收入計算,瀾起科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內存互聯芯片供應商,在2024年占據36.8%的市場份額。同時,公司是全球兩大PCIe Retimer提供商之一,也是首家推出CXL MXC芯片的公司。
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6.39億元,同比增長59.2%;同期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12億元,同比增長213.1%;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司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需求實現恢復性增長,受益于DDR5下游滲透率提升且子代持續迭代;并且,受益于AI產業趨勢推動,公司三款高性能運力芯片新產品(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開始規模出貨,2024年三款新產品合計銷售收入約為4.22億元,是上年度的8倍。
從最新情況來看,7月13日晚間,據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6.33億元,同比增長約58.17%;預計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1.00億元-12.00億元,同比增長85.50%-102.36%。業績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受益于AI產業趨勢,公司DDR5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出貨量顯著增長;同時,三款高性能運力芯片合計銷售收入2.9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隨著DDR5內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運力芯片銷售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等。
從行業情況來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內存互連芯片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24年的12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30年的5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7.4%;PCIe及CXL互連芯片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24年的23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9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6.7%。
同時,AI服務器對高速互連的需求與日俱增,成為驅動高速互連芯片市場擴容的關鍵動力。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從2020年的0.5百萬臺激增至2024年的2.0百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5.2%;展望未來,其出貨量將進一步從2025年的2.5百萬臺增長至2030年的6.5百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2%。
“在此龐大且持續增長的生態系統中,我們的解決方案戰略性定位于解決關鍵的互連市場需求,該領域是賦能云計算、數據中心及AI基礎設施的基石。我們專注于提供創新、可靠及高效能的互連解決方案。隨著數據量繼續呈指數級增長,我們預計對傳輸速度要求的提高以及算力架構日趨復雜將推動對我們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瀾起科技在本次申請資料中談到。
展望未來,在今年5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瀾起科技董事長楊崇和談及行業前景時分析稱,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快速進步,業界正經歷從“計算”向“智算”演進的深刻變革,生成式人工智能(AI)和大語言模型(LLM)未來將重塑科技行業,并深刻影響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帶動AI服務器市場的高速增長。
他指出,AI基礎設施領域將持續受益于這一產業趨勢。AI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算力,包括 GPU、CPU、AI加速卡等;2.存力,包括DRAM、NVMe SSD、HBM等各類存儲介質;3.運力,包括芯片間的互連、服務器機箱之間互連、服務器集群間互連以及數據中心間互連等。
“瀾起科技未來五至十年的戰略目標是逐步成長為國際領先的全互連芯片設計公司,重點聚焦運力芯片領域,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為用戶提供豐富多樣、具有組合競爭力的高速互連芯片解決方案,助力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實現更高效與更穩定的數據互連。”楊崇和彼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