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又有一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基金產品宣布限購。
8月2日,永贏基金公告,對旗下權益基金——永贏睿信進行限購,自8月4日起,該基金單日單賬戶申購上限為人民幣100萬元。據了解,該基金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由永贏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高楠管理,成立以來業績回報超60%,截至二季度末,合計規模達50.16億元。
永贏基金表示,此次限購著眼于引導投資者理性、長期投資,有助于維持基金規模穩定,提升持有人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只主動權益基金密集宣告限購,多為紅利主題基金和量化小微盤策略基金,其中,國金量化多因子、招商成長量化選股、中信保誠多策略等量化小微盤策略基金年內已多次降低申購限額。
宣布限購
8月2日,永贏睿信基金發布暫停大額申購公告,自8月4日起,單日單賬戶申購上限為人民幣100萬元。
關于限購原因,永贏基金表示,近期,伴隨市場持續上漲,投資者投資熱情進一步高漲。為保障基金平穩運作,維護基金持有人利益,公司決定對永贏睿信設定單日單賬戶申購上限為人民幣100萬元。此次限購著眼于引導投資者理性、長期投資,有助于維持基金規模穩定,提升持有人體驗。
事實上,這不是永贏基金年內第一次發布限購公告。今年春節后,受春晚節目影響,機器人板塊業績飆升,永贏先進制造智選長期關注人形機器人方向,且業績表現亮眼,受到投資者的高度關注,投資者大量涌入。彼時,永贏基金第一時間發布公告,對該產品進行限購,單人、單日申購金額上限為100萬元。
展望后市,永贏基金表示,中長期維度,A股中樞有望震蕩抬升。隨著地緣沖突、全球貿易摩擦降溫,疊加國內后續潛在催化,市場風險偏好或將持續修復回升。美聯儲已進入降息周期,國內貨幣政策空間已然打開,貨幣政策或將繼續配合財政政策發力,進而推動經濟向上。預計后續A股或將呈現更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
多只主動權益基金近期限購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只主動權益基金密集宣告限購,多為紅利主題基金和量化小微盤策略基金,其中量化小微盤策略基金年內已多次降低申購限額。
具體來看,7月24日,國金量化多因子公告將單日申購限額從1000萬元降至1萬元;招商成長量化選股將限額從1000萬元調降至20萬元;7月28日,中信保誠多策略年內第三次發布限購公告,每日申購額度,從限購200萬元降低至1萬元,再降至最新的1000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量化小微盤策略基金的密集限購,主要是這類基金年內業績表現持續亮眼。7月以來,諾安多策略、建信靈活配置、中信保誠多策略、國金量化多因子、華夏智勝新銳、招商量化精選等多只量化基金凈值刷新歷史新高。此外,多只基金在二季度迎來了規模的增長,限購也可能是出于策略容量的考慮。
而紅利主題基金密集限購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或是由于資金的踴躍申購。近期債市波動,利差擴大,紅利資產“安全墊”屬性凸顯,使得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紅利類資產的配置需求提高,資金密集涌入紅利基金。公募啟動限購,旨在防范短期資金大量流入攤薄原有持有人收益,避免基金經理面臨資產配置壓力,維持投資組合穩定性。
關注市場結構性機會
近段時間以來,市場交投活躍,上證指數一度突破3600點位。展望后市,多家基金公司認為,市場中有較多結構性機會值得關注。
富國基金表示,從行業配置角度,在“反內卷”行情發酵、科技產業趨勢延續等多重催化下,市場仍蘊藏較多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兩方面機會:第一,產業趨勢,科技成長修復空間仍在,下半年重磅催化可期,關注AI、創新藥等方向。第二,政策指引,有望受益政策利好的消費、供給側改革方向;低利率時代,紅利資產仍是底倉選擇。
國泰基金認為,“反內卷”顯著提升了2026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的可見度。遠期有困境反轉預期的情況下,25H2經濟驗證承壓可能只會帶來短期波折。居民全面增配權益的條件仍有欠缺,但賺錢效應已加速累積。中期維度,板塊上看好:
1.海外算力鏈,其次關注國內AI大模型及應用是否能取得進展。
2.非銀金融,長期有中國資產風偏企穩回升托底,中期來看,滿足低PE分位數、低PB分位數和低公募配置系數的“三低”篩選。
3.產能周期視角下的獨立景氣行業中篩選個股,有色、電池、軍工、紡服鏈、出海。
4.看好港股紅利。長期資金配置資產稀缺,但A股紅利股的股息率壓降空間已經有限,相對而言,更看好AH股溢價收窄下的港股紅利。
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為,中長期角度A股市場仍將沿著中國制造的主線演繹,繼續看好幾個方向:
一是科技成長,當前AI應用、半導體等性價比更高。
二是中國制造,包括高端機械、汽車、軍工甚至醫藥等,其中優質的公司需要重視。
三是新消費,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海外市場拓展也極為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業績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