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點。近兩年,深圳證監局堅持政策引導與監管要求并舉,督促轄區券商從“中介服務商”向“戰略價值伙伴”轉型,將服務科技創新置于公司戰略核心。
數據顯示,近3年深圳券商已成功助力190家企業登陸滬深北交易所(科創板50家、創業板66家),融資總額超2400億元。
做強上市服務,聚力硬科技根基
作為新質生產力引領者,科創企業普遍面臨前期盈利波動顯著、估值體系復雜多元、高度依賴靈活可持續資本支持等“成長煩惱”。為此,深圳券商創新盡職調查方法,深入研判技術壁壘、研發潛能與產業鏈核心價值,精確識別企業科創“成色”。注冊制改革以來,截至2025年7月,已累計助力193家、162家企業分別登陸科創板和創業板,服務范圍全面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綠色能源等國家戰略性關鍵與前沿領域。
例如,招商證券針對國內規模最大的探針臺設備制造商矽電股份“無同類可比公司”的評估困境,創新構建估值模型,助力其成為A股該細分領域首家上市公司;中信證券精準識別具有自主硬核技術和全球化潛力的智能影像頭部企業影石創新的核心價值,助力其高效完成科創板IPO成功募資19.38億元;平安證券亦助力消費電子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鼎佳精密成功登陸北交所。
2025年6月,創業板宣布正式啟用第三套標準,支持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截至7月底,全市場共有32家入選科創成長層,提交上市申請并處于在審排隊階段的未盈利企業有13家,其中6家由深圳券商保薦。
自“并購六條”發布以來,深圳證監局還充分發揮協同作用,聯動地方政府、深交所、地方行業協會,組織開展15場并購重組政策解讀與對接交流會,鼓勵深圳券商聚焦產業“補鏈、強鏈、延鏈”關鍵環節,賦能科創龍頭整合升級。
華泰聯合證券充分發揮并購重組專業優勢,成功打造三大標桿并購案例。包括助力聞泰科技以創新交易結構完成對全球最大IDM標準器件企業安世半導體(Nexperia Holding B.V.)的“蛇吞象”式并購;創新推動思瑞浦以定向可轉債支付收購創芯微;護航芯聯集成收購子公司芯聯越州,成為“科創板八條”公布后的首單未盈利資產并購案。
拓展債券融資,暢通資本滴灌路徑
2025年6月,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進一步強化股債聯動服務科技創新的優勢”。深圳券商快速響應債券市場“科技板”建設要求,緊扣“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導向,擔當撬動社會資本、精準灌溉科技創新的金融主力。
在發行端,截至7月,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平安證券、長城證券、第一創業證券等6家深圳券商率先成功發行券商科技創新債,發行規模達160億元,構建“股債基聯動”生態,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領域配置。
在承銷端,深圳券商服務企業發行科創債融資同樣強勁,并落地多個全國首創項目。例如中信證券上半年累計服務超過40家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合計融資規模逾700億元,并為首批科創債ETF提供托管、做市、銷售等全鏈條金融支持。
以及國信證券成功落地全國首單民營創投“科技創新債”,成為債券市場“科技板”創設后首個獲央行風險分擔機制直接支持的項目;國投證券助力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創新推出全國首單“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支持”雙貼標創投債,化解創投募資難題;長城證券攜手銀行,助力華能瀾滄江水電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全國首單“綠色+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債券,實現科創融資與綠色、普惠目標的協同。
構建全周期生態,全程護航企業成長
2024年以來,深圳證監局指導行業協會積極作為,聚焦政策宣導、投融資并購對接、主題培訓及業務調研等主題,2024年以來累計舉辦活動58場,深入走訪轄區券商50家次,覆蓋從業人員近2000名,鼓勵轄區券商設立專業服務團隊,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關鍵節點,鍛造包括戰略咨詢、股債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風險管理、財富管理等在內的一站式、全鏈條金融服務能力。
例如中信證券助力中興通訊成功發行35.84億元H股可轉債,成為2021年6月以來全球市場首單、目前全球市場唯一一筆存續的、采用人民幣計價、美元交割結構的可轉債交易。華泰聯合證券以核心技術突破為靶點,助力德明利完成9.72億元定向增發,資金全額投入存儲芯片與AI硬件研發;以重大產業鏈布局為支點,獨家保薦佰維存儲19億元定增,建設大灣區首個晶圓級先進封測基地(省級重點工程),引入國資、險資、QFII等戰略資源共筑產業高地。
截至2025年7月,招商證券在科技創新領域投資約82.5億元;國信證券私募股權投資及另類投資累計完成251個投資項目,投資金額超100億元。此外,深圳券商還深度聯動創投機構、科研院所及產業龍頭,有效促進了技術、資本、人才等關鍵要素在區域內的高效流轉與融合創新,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強勁的生態系統支撐。
深圳證監局表示,面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未來,其將一以貫之強化監管引領,引導券商聚力主業,自覺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科技創新;鍛造硬科技領域的核心洞察力與價值甄別優勢;積極探索科技REITs、ESG投融資等新模式;精準平衡創新支持與風險防范,確保在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行穩致遠、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