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拓斯達(300607)舉行全球開放日活動,全面呈現公司在工業AI與智能制造領域的前沿技術突破,展示了公司從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到智能工廠解決方案的全棧閉環能力。
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在活動中闡述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即持續鞏固和拓展主營業務、重點發力高端智能裝備,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場景落地。未來,拓斯達的人形機器人將通過工藝與場景的深度融合,精準破解實際應用難題,最終構建起可持續的商業閉環。
拓斯達副總裁姜向前表示,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成功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穩固的客戶基礎和供應鏈網絡。截至目前,拓斯達業務已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次活動中,拓斯達控股子公司矩陣智拓的首席執行官黃晶正式發布首款人形機器人——“小拓”,這也是第一臺在注塑行業落地應用的人形機器人。“小拓”基于拓斯達與智譜共同構建的具身模型,可實現對復雜任務的自主推理與決策。
依托對15000家工業客戶的場景理解與技術積累,“小拓”已在注塑車間完成多輪驗證。通過集成3D相機與AI視覺檢測系統,它能夠實時識別注塑件良率,并自主完成裝盤等工序,實現從檢測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動化。
人形機器人的制造過程本身也體現了高端裝備的技術集成。據介紹,“小拓”的核心部件采用埃弗米GMU400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加工,憑借自研主軸和GTRT齒輪驅動搖籃轉臺技術,實現了高于頭發絲三分之一精度的高剛性切削,為機器人提供可靠的“鋼筋鐵骨”。
拓斯達還展示了公司在伺服控制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公司首席伺服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所博士王志成在現場分享了機械末端抖動抑制控制技術的創新應用,并已成功應用于人形機器人“小拓”。該技術突破不僅展現了公司在高端伺服領域的實力,更為人形機器人規模化部署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在注塑領域,拓斯達從注塑輔機起步,逐步拓展至電動注塑機,現已構建起覆蓋“從單機到整廠”的注塑全鏈條解決方案服務能力,累積了近20年的經驗和大量場景,服務超過15000家客戶,覆蓋3C、醫療、汽車、日化等多個領域,為公司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應用提供扎實的驗證基礎和豐富的拓展空間,有力支持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中邁向規模化應用。